开云体育皮耶罗:
在沈北新区沈北路92号,一个“巨无霸”项目正悄然改变着东北金属材料产业的传统面貌。日前,记者走进辽宁东风金属供应链智能制造产业园,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两条直通厂区的铁路专用线。不久的将来,从鞍钢、本钢等企业生产出的钢材,将乘坐小火车直接驶入这座庞大的数字化车间,开启它们从原材料到精准化制件的“智慧之旅”。
这座由辽宁东风金属科技制造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产业园,是沈北新区今年重点项目建设的标杆。令人惊叹的是,一期工程已全部完工并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,二期工程也已完成主体建设,正在进行设备调试和外部装修,预计今年10月底交付。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,这个总投资巨大、占地22万平方米的园区,实现了“当年施工、当年交付”的“沈阳速度”,成为沈北新区唯一一个达成此目标的大型项目。
走进二期车间,满地铺放的巨型钢卷井然有序,崭新的轧钢设备已开始运转调试。与传统钢厂不同,这里最引人注目的是空中往复运行的智能化双梁桥式起重机(天车)。原有的天车司机需要高空遥控作业的景象不见了,取而代之的是被数字化程序精准规划的吊装轨迹,运行平稳,抓取精准。
项目负责人刘拓和记者说,在一期项目车间内,从数字天车、数字吊钩到四条热轧卷板开平剪切生产线,已全部实现数字化联动。未来,园区还计划引进激光切割设备,打造“就地取材、直接下料”的新模式,让客户无需二次转运,直接在仓库内完成从原料到精加工件的转变,大幅节省成本与时间。
数字化的应用远不止于生产。园区依托北京科技大学科研团队,打造了“东风智链”运营管理平台。通过这一个平台,客户可线上完成下单;智能车辆引导系统指引货车高效入园;智慧库区管理系统让货物全生命周期可追溯。集控指挥中心的大屏幕上,ERP、MES、可视化等系统数据实时跳动,实现了入库、静态仓储、深加工、出库的全流程透明化管理。数字化不再是遥远的概念,而是驱动这座钢铁供应链枢纽高效运转的核心力量。
为了让这条高效的供应链“血脉”畅通,园区的设计充足表现了人性化考量。园区内设置了红绿灯,实行人车分流;为减轻周边国道压力,特意拓宽了内部行车空间,形成循环双向6车道,让货车下高速后能快速进场。园区甚至还贴心地为往来司机设置了舒适的休息区与食堂,提供饮水、上网、如厕等一站式服务。
从单纯的钢材仓库,升级为集数字化仓储、智能化深加工、高效物流于一体的供应链枢纽,辽宁东风金属供应链智能制造产业园的实践,正是沈阳推动产业转型升级、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与安全的体现。
“我们选址沈北新区,正是看中了这里毗邻京哈、沈康等多条高速,交通便利,以及丰富的产业链技能人才储备。”刘拓说,“更重要的是,沈阳市各级政府,特别是市、区发改委,对数字化转型和重点项目落地给予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与服务保障,坚定了我们投资沈阳、扎根沈阳的信心。”
据了解,市发展改革委认真落实市委、市政府部署,以“赛马”机制激励项目加快建设,并对投资规模大、带动作用强的重点项目实行市领导包保制度,建立快速响应机制,切实为项目扫清推进路上的“堵点”“难点”,确保了项目建设的“实物量、投资量、工作量”齐升。
不久后将鸣笛启程的小火车,运来的不仅是优质的钢材,更带来了传统产业与数字技术深层次地融合的新模式、新未来,它标志着沈阳在金属材料智能制造领域迈出了坚实一步。
上一篇:消费晋级
下一篇: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